第五五七章 苦等一年的大米饭-《重回八三:从改姓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等到收割日来临,身为农场总经理的赵志诚,也让人通知每年都会临时邀请的村民。看到陆续赶来的村民,农场上下都显得非常高兴。

    因为这样的大场面,农场每年也只能看到一次。即便在农场疗养的苏义凯跟洪正东,两人也饶有兴趣站在田坎上,亲眼看着如此丰收的场面。

    “或许就是因为,农场始终坚持手工栽种跟收割,还有山河所说的绿色施肥模式,才能种出品质如此之高的优质大米。换做其它农场,怕是都采取收割机作业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!不过我觉得,这场收割的场面,确实让人觉得很壮观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上百人同时挥动镰刀收割水稻,这场面多少年没看过了。”

    对两人而言,他们早年都在内地生活过,直到后来才迁居香城。可即便他们少时,依然很少看到这样的集体劳动。现如今,这样的场面国内都很难看到。

    等到最早收割的一亩水稻,经过仔细筛选后,赵志诚很是高兴的道:“牧少,今年每亩产量有望达到六百斤。跟去年相比,每亩产量增加上百斤啊!”

    “不错!看来我们优中选优的选种办法,多少还是有效果。但相比杂交水稻的亩产量,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不过,不着急,保质保量稳步提升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嗯!杂交水稻的产量确实比我们的要高,但品质肯定不如我们种的。”

    说出这话的赵志诚,丝毫没觉得自已在吹牛。而农场的职工,更是对此深信不疑。只可惜,周围的老百姓,如今也开始种植杂交水稻。

    唯有马蹄岭农场,一直坚持内部选种,内部培育秧苗的方式进行种植。虽然之前有人提议,是不是可以换种一下杂交水稻,但最后都被牧山河拒绝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越古老的种子,越代表历史跟营养价值。古人传承至今,说明这些种子本身就经历了层层筛选。有山神空间,他同样可以做相应的自我培育。

    即便培育出来的优质种子,依然无法适应外面的田地,可至少能保证农场种植的水稻,品质一如既往。为了增加产量放弃自我优势,多少有些不明智。

    等到上午收割结束,被招募的临时工们,也纷纷洗手走进食堂排队打饭。看到每位村民,都在饭盆上打满满的米饭,牧山河跟农场职工也没阻拦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