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王上谬赞,邯郸前线之战事,末将略有耳闻,那赵军果然上下一心,异常勇猛,这绝非将帅之优劣就能够改变的。” “所谓战事只能因势利导,不可逆尔。” 听闻白起这番话,秦昭襄王冷冷一笑道。 “寡人知道,全军上下多半是武安君之手下,军机要务怕是还未到寡人耳中,却已经先到了武安君府上。” 这话一出,白起心中越发没落,曾经的君臣信任,如今已然出现了一道裂痕。 面无表情,白起低声道。 “王上何出此言?” “寡人是想说,我秦国之军,还要仰仗武安君之神威,遥想当初楚地五千,何其壮阔,楚国将士过百万,何其英勇,然,武安君只率数万秦军南下,便拔其国都,焚其祖庙,使楚人震恐,从此东迁而不敢西向。” “之后,韩魏合纵伐秦,武安君所率秦军,不足其联军一半兵力,却又在伊阙大破两国之军,斩首二十四万,韩魏从此沦为秦国附庸。” “武安君之大名,天下莫不闻,如今,赵国士卒十有八九战死长平,国力虚弱,民不聊生。” “寡人又出兵数倍多于赵军,武安君以往以寡击众,取胜如神,更何况如今以众击寡,以强击弱。” “若是武安君统兵出战,想必早就攻下邯郸了。” 秦昭襄王这一番话,看似是在例数白起这一生的功绩,但实际上已经是在表达对白起的不满。 前线战事不利,白起面对王命却又再三推脱,死活不愿意统兵出战。 听闻这一番话,白起心中越发悲凉,只能微微躬身道。 “王上,一年前白起谏言吾王应乘胜追击,取邯郸而灭赵,我王迟疑,给了赵国以喘息之机。” “如今的赵国耕种养财,积蓄国力,扶孤幼,增士卒,君主折节,善待其臣,臣子推心置腹,礼遇下士。” “那平原君乃是赵国封君,赵王王叔,竟能令其妻妾缝补于行伍之间。” “那赵王,更好似当年之越王勾践,被困于会稽之时,卧薪尝胆,更效仿勾践献西施于夫差,派其王族兄弟子妹赴列国,或和亲,或为质,以此笼络人心。” “那赵国本就是天下强国,如今举国上下,人臣一心,百姓合力。” “此时攻赵,赵必死守,挑其战,必不肯出,围其国都,必不可破,攻其列城,必不能拔。” “若我秦军出而无功,列国诸侯必生恶心,外救必至。” “如此内外合力,非但不能得胜,反要自陷困境。” “故,出兵邯郸,末将只见其害,未见其利。” “还是劝我王撤兵而返,择日再战为上。” 白起这番话说的是推心置腹,这也是他真心所向,此时攻赵白起看不到有丝毫益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