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不服输-《开局盘点历史十大事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帝执意要攻打高句丽,众臣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大业八年,杨广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,陆军集中于涿郡,水军集中于东莱。

    另调民夫二百万,以运送衣甲、粮食等。

    只不过还未出征,造海船的民工因日夜站在水中,皮肤溃烂,腰以下生蛆,死者甚众。

    可以说还没有开战,大隋这边就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。

    而后大军出征,面对隋军,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,隋军无法攻下。

    面对此等战况,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,战舰绵延数百里,走海路进攻。

    来护儿选拔精甲四万,到达平.壤城外,不过中埋伏而惨败,士卒逃回的不过数千人。

    开战前,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,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,这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。

    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隋炀帝,这就延误了军情,高句丽的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。

    就这样双方坚持了五个月,杨广没能拿下辽东城。

    数十万隋朝陆军渡辽攻高句丽,也遭到惨败,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,资储器械巨万计,也丢失殆尽。

    第一次进攻高句丽,隋军大败,可杨广不甘心,短短一年过后,大业九年,杨广第二次发起征讨高句丽之战。

    这一次,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更大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三思,如今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撑这样的远征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陛下,去年一战,我大隋虽说没有成功,可高句丽也同样有所损失,数年之内,高句丽是断不敢再侵犯边境的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为今之计,当重在与民休养生息,而不是再连年征伐了。”

    众多大臣纷纷跳出来劝到,实在是眼下的情况已经十分不好了。

    如今各地早已是民不聊生,反叛四起,再这样下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可是面对众臣的劝说阻拦,杨广依旧没有听进去。

    上一次远征高句丽失败,让杨广感觉自己受到了屈辱。
    第(2/3)页